搜尋結果: 5922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討論區首頁 » 文章發表人是 anniehuang
guo6671 wrote:輕微軟便 可能與有無穀類 的關聯性還需要研究才能證明

就以我的喵為例 他也吃有穀 但不同的品牌

一個標榜抗腸胃敏感 一個只是說好吸收

結果標榜抗腸胃敏感一直都輕微軟便

反而是好吸收的都很硬 我也認為有無穀類並非輕微軟便主因

反而少量多餐更能改善


少量多餐的確是好方法
像我家貓咪雖然乾乾佔主食的比例不高
不過也是含穀和無穀都吃
但貓弟弟對一種含穀乾乾確定不太能適應(軟便)
另外貓哥哥因天生肝不好所以免疫和排毒較差
他曾疑因吃一種無穀乾乾出現上吐下瀉現象
所以這二個牌子不會在我家出現
剩下的只要原料OK+乾乾品質沒變化是OK+貓咪喜歡吃+營養比例適合貓咪健康狀況+貓咪身體可適應
我都會給貓咪吃


人工或混合人工的維他命E經研究證實也可能會致癌

加工食品本身就不是自然食品
就是不自然才可以有超過自然食物的保存期限
我從不認為任何的添加物是好的適合的
但在取捨所有添加物應該不是只光看網路上有討論或熱烈討論的部分(有時可能也是錯誤)
要對"所有的"添加物都要有基本認識(如生化/劑量/毒性/代謝...)

kllara wrote:可是貓不就是不需要穀類嗎? 事情總是有趨向好的,跟偏向不好的,雖然運動有益健康,可沒說運動保證你不生病,但既然都說運動好,還是會盡量運動…
無穀的也不是只有一種品牌,可以再試試其他無穀的品牌,真的都不行,再退而求其次到有穀的吧? 就好像我喝牛奶會拉肚子,我可能就喝豆漿,米漿,優酪乳等比較健康的食物,不會一下就放改喝可樂這種雖然好喝,可是不大健康的食物吧? 但是偶爾喝一罐可樂也不會就糖尿病,想喝的時候還是可以喝啊!


這就是網路文章積非成是的可怕
貓咪不需要的是會產生熱量的碳水化合物(這部分稱為澱粉質;沒有產生熱量的碳水化合物稱為纖維素)
除了穀物
豆類或其他澱粉類(如馬鈴薯)一樣有可產生熱量的碳水化合物(澱粉質)
所以不是只有穀物貓咪才不需要
除了動物性來源以外的食物
對貓咪而言都非絕對必需
所以不管碳水化合物來自穀類或非穀類
對貓咪的的影響都一樣
唯一差別在每一個體貓咪有無對"任何"(包括來自動物性或植物性如穀類/豆類/澱粉類..)蛋白質產生過敏或腸胃不適
所以不是無穀就等於沒有產生熱量的碳水化合物
也不是無穀就不會過敏
大家都知道貓咪是絕對"肉"食動物
但卻以碳水化合物的種類來分貓咪乾乾的好壞讓我更覺得莫名其妙
對貓咪而言
動物的肉(蛋白質)的質和量才應該是重點

另外就是無穀乾乾不是只有一個牌子
所以也會有不同品質差別
若只一昧強調或告訴貓友"只要是無穀乾乾=好乾乾"
這真的對貓咪真的有好處嗎


這真是奇怪的事情也是我一直無法理解的地方
明明讓貓咪造成軟便
卻仍認為是好乾乾
只因他是無穀
明明貓咪吃的頭好壯壯
卻因為它含穀
所以一定對身體不好
一昧跟著網路文章走
但從不真的認真想想或自己看看專業營養學確認一下網路文章的正確性
這才是造成積非成是和三人成虎的可怕網路力量

若是我
我會先幫貓咪做個過敏原檢測
看看貓咪是否有吃到過敏的食材(無穀不代表就不會過敏)
若貓咪吃皇家的乾乾ok+貓咪喜歡吃
我會讓貓咪繼續吃
但不會讓貓咪只吃乾乾
也不會只吃皇家乾乾
等貓咪吃膩了
我會再試試其他乾乾品牌
找出其他適合貓咪健康狀況和貓咪喜歡吃的乾乾
另外我也會讓主食罐當主食之一(可以飼主狀況給不同比例)
並自煮鮮食給貓咪當零食
讓貓咪盡可能吃得自然健康又快樂
減低加工食品帶來的負面影響

至於皇家加防腐劑
這同時也是抑菌劑
對台灣的潮濕天氣+海運(這都是乾乾原產國飼主不必面對,所以對乾乾的考量的方向和角度國內外為必相同)
也許貓友要另外考量的是光靠抗氧化劑並無法有制細菌的孳生或發霉(食物細菌過多或發霉這也是貓咪軟便的原因之一)
防腐劑有一定的劑量標準;但不管劑量多低,這的確是不好的添加物
而乾乾的細菌若過多
有的貓咪腸胃仍可以承受完全不會造成問題,有些軟便,更嚴重食物中毒
抗氧化劑或防腐劑我個人認為在目前台灣的狀況下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這靠貓友自行評估貓咪的狀況做取捨





我會建議你有時間先帶貓咪檢查一下貓咪有無吞嚥(食道)問題<---先確定是不是由疾病引起的問題
若貓咪沒問題
我也會向上面貓友建議一樣
建議你將食物方幾個食盆放且有點距離(可以放平面的距離也可以放高低不同的地方如跳台上)
食盆可以超過3個;每個食盆的乾乾只要放"吃幾口的量"就好
這樣急食的貓咪想要吃快吃多都沒辦法
他必須走到另一個食盆才可以再吃到
這樣可以讓貓咪的食物有時間進到胃裡中斷貓咪快速進食
貓咪也可以多運動幾步對身體也好
重點是貓咪可能因此就會放棄繼續狂吃
另外如上面貓友建議的
貓咪的食盆最好不要用塑膠類(包括放乾乾的飼料桶也是一樣)
以免貓咪吃進塑化劑
胰臟指數對貓咪胰臟癌的確診意義不大
光是貓咪嘔吐這一項
就可能讓貓咪的胰臟指數不正常
若是我
我會帶貓咪換醫生
只用胰臟指數就作為貓咪胰臟炎判斷的醫生
我會覺得這樣的醫生並沒有隨時自修更新自身的動物病理學專業
但是營養學從不是全世界獸醫的專業領域之一
所以即使是獸醫的身分
還是要和一般飼主一樣要靠自修
所以推薦不一定就是正確
還是要靠自己學會如何觀察自家貓咪狀況和學會分析每一樣原料和營養比例對自家貓咪比較有保障和幫助
畢竟沒有任何一種飼料是適合全部的貓咪的
我家貓哥哥也是這樣
你可以試試每天舊新貓個單獨相處一段時間看看
對於較退卻的舊貓和不安的新貓都有安撫作用

我家貓哥哥的個性也是不在其他貓咪前跟我撒嬌和抱抱
不過在我和他單獨相處的時間內
就完全不一樣
對於害羞(或不喜歡分享)的貓咪
我盡力努力的就是讓他盡可能可以在其他貓面前表自己的感情
至少現在即使貓弟弟在身邊
貓哥哥也會靠在我身邊也會讓我抱一下
但若貓弟弟要過來跟她一起擠他就會跑掉
在我家
乍看都會覺得貓弟弟強勢喜歡搶貓哥哥東西
貓哥哥很弱勢凡事被搶卻只能默默忍耐走開
但從另一角度看,
貓弟弟並不是喜歡搶
貓弟弟只是看到可以吃的東西就會馬上過來吃;好玩的東西就會過來玩;(所以吃飯時我會先放貓弟弟的飯;這樣貓弟弟先看到的就是自己的部分就不會搶貓哥哥的,但若貓弟弟先吃完他還是會過去貓哥哥那裏要一起吃;所以這時我會先跟貓弟弟摸摸和說說話讓貓哥哥有時間吃完自己的飯)
貓哥哥不是弱勢才跑掉而是不喜歡分享(貓哥哥個性一板一眼算是龜毛的那一類)
二隻貓咪只是單純因為個性不同表現出來的行為不同
但不管貓弟或貓哥都喜歡彼此互相作伴的感覺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也覺得貓砂的凝結力和貓砂鋪得夠不夠厚是重點

你可以看它下面的成分
香港的網站裡KD分為罐頭和雞肉罐頭二種
罐頭主要以豬肝和肉類副產品為主
雞肉罐頭以豬肝雞肉和豬肉副產品為主

H牌的處方罐在我家貓弟出事時好像就已經沒進來了
當時醫院有請出國的貓友幫忙帶回來給醫院裡有需要的貓友
我記得我家貓咪出院時
醫院賣我二罐
一罐50元
後來我在其他醫院買R牌的妙鮮包(當時還有代理)
我不知道有沒有記錯(因為只買這麼一次)
我當時應該買的是一包60元
不過這都是6年多以前的價錢


貓咪天生屬地域型動物(不像狗狗是社會型動物<---這才會有明顯階級之分)
所以應該不會有明顯的階級之分
大部分應該和貓咪本身的個性有關
我家的貓咪是同胎的兄弟
也是一起養進來
不過因為貓咪本身的個性
貓哥明顯就不惹貓弟(或說不想和貓弟一般計較;貓弟會搶食搶玩具搶位置搶貓麻我....)
不過該團結對付我或窩在一起取暖舔毛或玩打架遊戲都會一起
我也曾以為貓哥應該不太喜歡貓弟的存在
但在貓弟頻繁開刀住院時
貓哥卻變得很落寞(不僅影響食慾到最後連原本已受控制的肝指數都飆高)

你覺得目前二隻的感情好但舊貓卻不快樂
也許你該確定
舊貓是真的不快樂還是你認為他不快樂
新貓強勢但卻有畫地盤的亂尿和不埋便便的行為問題發生
新貓是否真的是強勢

不同個性的貓咪
對每件事情的表現或表達方式就不一樣
所以不一定我們看起來弱勢的貓咪就一定會覺得不快樂
貓咪和貓咪之間的相處
只要你隨時確定沒有貓咪因此而有不快樂甚至受傷或影響健康影響生活品質
生為人類的飼主就不要太介入貓咪的世界
人類不當的介入
反而會讓貓咪彼此之間產生相處問題的關鍵

對於人和貓的相處
建議你除了共同陪伴的時間外
你可以試著每天另外各花一點時間跟各個貓咪單獨互動
對你認為較弱勢的貓咪
就可以盡情和你撒嬌你也可以適時安慰他
對你認為較強勢的貓咪
除了不要因此責罵或在他面前不斷安慰弱勢貓咪
有單獨和你相處的時間
他就較不會更利用他的強勢或其他行為問題去爭取你的注意

我家貓弟弟剛養進來就是這樣
後來我是每天帶牠出去散步
因為捨不得他在外面過日子
也捨不得他因失去外出的樂趣而不快樂
你只要在泥土上鋪上較大顆的石頭(不要碎石)
盡量鋪滿+稍微壓入土裡固定
這樣貓咪就沒辦法挖土便便了
你可以考慮等家裡的貓咪黴菌好了以後再接貓咪回來啊
新舊貓相處彼此都會有緊迫發生
這對新貓不好(我想貓中途也會理解的)
對原來已有黴菌的貓咪也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
對黴菌的復原也有影響

llod wrote:為什麼每天都有刷牙~牙齒還是黃黃的~
而且有些地方刷不太到~牙菌斑持續堆積就變成褐色
是不是刷的時間太少了呢~大家一次都刷多久?還是要搭配潔牙骨比較有用??


你自己都說了
"有些地方刷不太到"
那沒刷到的地方有牙菌斑持續推積當然是正常的(若你沒刷到還沒有牙菌斑那才叫奇蹟)
刷牙重點不在時間長短
而是要確定該刷的地方都有刷到
你可以試試不同的刷牙器具
找出最容易幫喵咪刷乾淨的器具和方法

討論區首頁 » 文章發表人是 anniehuang
圖文版權為貓咪論壇與發文人所共有 | Copyright © 2002-2014 Cat House BBS | 廣告刊登請洽: cathousebbs@gmail.com 或登入後私訊 Admin